
希特勒一直希望避免德国犯一战的错误,那就是两线作战。但最后为什么却重蹈覆辙。
首先是希特勒根深蒂固的反共思维。
根据德军最高统帅部总长凯特尔在纽伦堡法庭的供述:希特勒认为,对苏作战,是两种意识形态之间的决定性战斗,不需要按国际法尺度来衡量(因为当时签有《苏德互不侵犯条约》)。基于这个原因,希特勒还发布了一系列用“残暴手段”,在俄国进行恐怖统治的一系列命令。比如对莫斯科和列宁格勒,要求将列宁格勒从地球上铲除,用炮击和轰炸将其夷为平地。对于这样一个大城市的人口一点也不能保留。
纪要显示,美联储对最近的通胀数据感到失望,如果没有进一步降温,他们愿意再次考虑加息。受此影响,美国三大股指短线跳水,中长期美债收益率企稳回升,美元指数再次逼近105关口。
上市后,个人投资者也可在二级市场向机构投资者购买,交易价格随市场行情波动,如持有到期,可获得稳定的本息收入。昨日发行的30年期超长期特别国债,票面利率为2.57%,沪深两市均可交易,每半年支付一次利息,利息入活期账户。
其次,希特勒认为时机已到。
当时,法国已经沦亡,英军已被赶到海峡另一边,马上就要崩溃。北欧方面,丹麦和挪威已被征服。
巴尔干方面,罗马尼亚仆从于德国,保加利亚“聪明”地选边站队到轴心国集团,希腊和南斯拉夫已被“炸的一塌糊涂”。
北非方面,“沙漠之狐”隆美尔将军让已经把英军赶的疲于奔命。
所以,对希特勒来说,战场形势一片大好。
第三,迫使英国投降。
希特勒认为英国人拒不投降是因为苏联独裁者与英国“勾搭”,鼓励英国坚持下去。他说:“英国的希望在于俄国和美国。如果对俄国的希望破灭,那么对美国的希望也将破灭,因为消灭俄国,会大大增强“法西斯小伙伴”日本在远东的力量。”他认为,英国继续进行战争的顽强决心是由于它对苏联有所希望,如果俄国被摧毁,那么英国最后的希望就会被粉碎。
正是基于以上判断,加之斯大林建立“东方战线”在波罗的海沿岸的行动对希特勒造成的刺激,促使希特勒迫不及待的发动了对苏入侵。
图片来自网络怎么炒杠杆
发布于:天津市